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提升师生对书法艺术的认知与欣赏能力,10月30日下午,图书馆“论道・启思”沙龙活动邀请学校原文经学院刘玉兴副教授作为主讲嘉宾,在明德楼三楼数字学习体验中心举办“学习书法艺术 陶冶高尚情操”主题沙龙活动。职业学院30余名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。

讲座中,刘教授以系统的知识框架和生动的案例解析,带领师生走进书法艺术的殿堂,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他围绕书法的演变、书体与书家、书法鉴赏与学习方法四大核心内容展开讲解。在书法演变部分,刘教授指出,书法最初源于实用,从甲骨文、金文、简牍的刀笔书写起步,至汉中后期逐渐走向艺术化,并在魏晋时期达到书法史上的第一座高峰。随后,历代书法风格呈现“晋人尚韵、唐人尚法、宋人尚意、元明尚态、清人尚质” 的鲜明时代风格。

在书法鉴赏环节,刘教授强调书法的核心在于“法度”,即笔法、字法、章法、墨法,四者缺一不可。他还深入辨析了“江湖体”“丑书” 与传统书法的区别,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。在学习方法方面,老师建议初学者从唐楷入门,遵循“先大字后小字” 的顺序,通过临摹古帖夯实基础,并就书体选择、成效检验、理论学习和文房四宝的认知等方面提供了具体建议,帮助师生掌握科学的书法学习路径。
整场讲座将专业的书法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讲解,既梳理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,又传授了实用的鉴赏与学习技巧,有效激发了师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,提升了大家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水平。未来,图书馆将继续聚焦文化传承与素质提升,推出更多优质的活动,丰富校园文化生活,为构建书香校园注入更多活力。
供稿人:李超杰
图 片:李超杰
审核人:卓晶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