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书馆
首页 | 新闻公告 | 书目检索 | 数字资源 | 读者服务 | 国开数图 | 远程访问 | 下载专区
图情资讯
书评|《诗词课:... 06/27
总书记对青年提出... 05/05
书评|《理想国.孤... 04/26
总书记的书单 04/24
国家开放大学三大... 04/24
国家开放大学启动2... 04/24
微视频:读书之美 04/23
读书之美|世界读... 04/23
友情链接 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新闻公告>>图情资讯>>正文
书评|《活着》
2023-04-10 11:08  

“人之所以活着,人之只好活着”这一句话道出了人活着的无奈和悲哀。关于偶然和必然、命运与意志、生与死、理性与情感、价值与非价值,在这里都变成无意义。人活着就是活着,只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,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的。福贵告诉了我们怎样去理解生命的尊严,告诉了我们面对苦难应该怎样坚强地活下去。仅此一点,这部小说就足以在汉语文学里占有一席之地。这本书的叙事风格比较平静,但也正是这种平静,让人欲罢不能。福贵的一生充满苦难,让人无限悲伤。然而作者只是在平静地讲述,就像日升月落一般自然。

老农民福贵遇到一位游客,并由此回想起了自己的过去。年少的时候不懂事,拿着家里的钱吃喝嫖赌不求上进,甚至在赌场里殴打跪在他面前求他回家的怀有身孕的妻子,典型的败家子。直到输光了所有的家产才幡然醒悟。父亲过世,老婆被娘家接走,然而他还健康地活着。上有母亲要养,下有女儿要带,一个富有的地主一夜之间变成了无产阶级,他连感叹的时间都没有就被迫开始新生活。

家珍产子后仍然带着孩子来到一贫如洗的他的身边,生活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。可母亲却病倒了,他拿着家里仅剩的两块钱银元去城里请郎中,却被国民党抓了壮丁,被送往战场。这一去,就是两年。从尸山血海中完整归来已是不易,回来却发现一切都已物是人非:母亲离世,女儿凤霞因为一场病而变得又聋又哑。然而他到底是回家了。日子虽然贫苦,但一家人在一起生活,每日辛勤劳作,也还算过得去。

但生活这个刽子手却并不想让他好过,家珍患上了软骨病,这还好,至少人还在。然而儿子有庆却突然离世,还是他在战场上的生死兄弟害死的,至少是间接害死的……

凤霞嫁给二喜并有了孩子之后,我以为他的苦难总算是到头了,可是生活的残忍远超我的想象。凤霞死于产后大出血,还没等他喘口气,家珍也离去了。二喜带着苦根艰难过活,福贵经常去帮把手,日子还算有点盼头。但,有时候生活就是要把你逼到没有任何希望的绝境之中:二喜意外死亡,苦根吃炒豆子吃到撑死。剩下福贵一个人带着一头跟他同名的老牛继续孤独的活着……

故事并不长,一口气读完。缓过情绪之后,想:活着的意义是什么?在经历了这么多变故之后,福贵依然“自然地活着”,他活着的意义是什么?我们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?作者给出了答案: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,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。

联系到中国的历史,发现福贵的一生,就是近代以来中国农民的真实写照。战争来临之前,虽然不懂事甚至在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毒害之下有点愚昧无知,但至少生活还算平静。就像绝大部分农民,日子虽然辛苦,但平静有序。战争一爆发,最先受难的便是底层的劳动人民。八国联军侵华、辛亥革命、八年抗日、,三年内战,一场接着一场的战争席卷而来,一次比一次凶猛。我无法想象那些年里,生活在中国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是怎样熬过来的。好不容易新中国成立了日子好过点了,又来了人民公社和大跃进,砸锅炼钢那一段既可笑又可悲;三年自然灾害可谓饿殍遍地,紧接着又是十年文革,人人自危。这一路走来,中国人民受了太多苦,遭了太多难。

但,苦难虽然磨人,却也让我们找到生命的意义。福贵以前吃喝嫖赌败家,日子虽然平静,却不知生活的意义在哪里。经过这一系列苦难,他最终明白:活着本身,就是意义。

就像近代以来的中国人民。以前的生活虽然平静,但深受封建思想毒害,苛捐杂税,脆弱不堪。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抗争与苦难,才最终明白生活的意义。上升到国家层面,就是我们终于明白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,建设什么样的国家。中国和中国人民,经受了太多太多的苦难与折磨。我们远远低估了生活的残忍,但生活也远远低估了我们的韧性。不管经历多少痛苦,我们都会像福贵一样永远怀着希望,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,继续活下去。

我们也并不是要跟生活死杠到底。我们存在,就有意义。

“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,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。

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,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眼前走过,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,慢慢地,田野趋向了宁静,四周出现了模糊,霞光逐渐退去。

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,黑夜从天而降了。我看到广阔的土地坦露着结实的胸膛,那是召唤的姿态,就像女人召唤她们的儿女,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。”

这样的文字让我们的心面对物欲的汹涌波涛还能够有片刻的宁静,它让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消沉而是勃勃的生机,是对生命的召唤。这样的文字,怎能不感动呢?

关闭窗口
设为首页   加入收藏
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

版权所有 福建开放大学图书馆